11月6日晚,墨子艺术讲堂·第十一期《世界音乐万象:各异其趣,逻辑相通》讲座在东区第五教学楼101教室顺利举办。讲座邀请美国华盛顿大学音乐系知名教授、国际著名音乐教育家Patricia Shehan Campbell现场开讲,我校八十余名师生积极参与。本次活动由艺术教学中心主办,面向全校师生,通过民族音乐学的视角,探索了爱尔兰与印度、韩国与肯尼亚、德国与日本等地音乐的声响特质、结构特征与社会功能,在呈现不同文化间音乐共性与差异的同时,深入审视音乐普遍性的哲学命题。

讲座期间,Campbell教授指出音乐不仅是一种声音,其背后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人类情感的连接,并进一步结合各民族音乐的音视频资料展开讲解。她先为大家播放了The Black Lodge Singers的视频,介绍了这支北方风格鼓乐队,随后播放并介绍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民族音乐,进一步阐述了音乐学习的目的、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在多个国家开展音乐教育的实践经历。

Campbell教授提及到“一带一路”建设对世界音乐跨文化交流的推动作用,让不同文明的音乐得以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乐谱共享、技艺互鉴与作品共创。她还以中国传统音乐为例,分析了中国古琴曲《阳关三叠》,通过古琴的音色变化传递出离别与牵挂的情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音诗相融”的典型代表。

讲座的最后,Campbell教授引用了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名言:“Music is the universal language of mankind”。她指出,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音乐这一“通用语言”更应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桥梁,希望在场师生作为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参与者,通过音乐传递本民族的文化温度,也以开放的心态倾听世界的声音,让不同文化在音乐的对话中相互理解、彼此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