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段怀清教授: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

发布者:范煜发布时间:2021-10-11浏览次数:42

2021年10月8日下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段怀清造访中国科大,在东区二教2121教室为师生带来了以“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的故事’”为主题的讲座。虽恰逢寒露,气温骤降,但教室内人头攒动,师生热情不减。


“怎么理解阅读?”,讲座之初,段怀情教授指出,从科学视角看,阅读依赖于视觉,但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视觉,而是依赖于内在的视觉和活力充沛的灵魂。一种人文的、艺术的、审美的阅读不仅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世界,还可为科学研究提供裨益。段教授由此引发了关于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理性与感性的讨论,引经据典、鞭策入里、贴近生活。

从阅读的意义到什么是“好的故事”,段怀清教授以鲁迅的三部代表作《呐喊》《彷徨》《野草》为引,带领学生了解作者在思想与情感审美上的连续性或整体性,探讨特定历史背景下鲁迅作品中反映的现实感与真实感。

鲁迅的小说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大多数人却很难真正读懂鲁迅。段教授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文学修养,二是历史背景。鲁迅作品中频繁用典,段怀清教授详解了《呐喊》多篇中关于“月亮”、“怪异人”、“下流社会”等意象和隐喻,解剖了鲁迅笔下一个与“美丽、优雅、有趣”截然不同的“阴暗、卑微、被打压”的文学世界,这是鲁迅对于“活中国”解读,也是他对彼时中国提出的重要课题。文字直接体现作者的审美观,为何呈现出这样迥然有别的中国,这样呈现的意义何在?段怀清教授结合彼时“废科举、兴科学的”时代背景,重新解读了鲁迅《野草·好的故事》,现实与超现实的描写体现了鲁迅幻想的世界和现实社会的强烈反差,重构了中国人和现实的发现与被发现、观看与被观看的关系——好的故事已经成为了一种欺骗,是对当下真实世界的蒙面罩。这是当时站在时代交叉路口的年轻人共同承受的迷茫与压抑。段怀清教授摘选了鲁迅小说中的对话和“小声”,从狂人的对话到祥林嫂的追问,鲁迅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将千百年来中国人奉为圭臬的伦理道德、价值信仰、知识结构全然推翻,通过文学方法实现了对现实社会巧妙的刻画,虽无呐喊但齐声如雷。

讲座的最后,段怀清教授解读了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的《呐喊》,指出呐喊不只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用文学和艺术的方式呈现生命存在的现实,而阅读就是实现读者和文本之间生命与生命的对话,实现能量互换,从中理解生活、理解现实,这便是真正的阅读。

(通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