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李康化教授谈“孤独、死亡与自由:古典诗词的生命关怀”

发布者:范煜发布时间:2021-05-28浏览次数:46

5月13日晚七点三十分,应校通识教育中心之邀,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李康化做客通识教育系列讲座暨科技人文讲堂,在东区五教5204教室作了题为《古代诗词的生命关怀》的学术讲座,探索古典诗词与生命的连接。

开宗明义,李康化教授指出,学习古诗之意义在于找寻诗词与自我之联系,在思想共鸣中获得生命的关怀,提纲挈领地点明了本场讲座的核心立意。本场讲座,李康化教授从人生的三大问题——“孤独、死亡、自由”入手,通过对诗词的赏析一窥古人之于此的看法。

“孤独”是选择,或沉沦,或崛起

李康化教授指出,“孤独”与“孤单”并不相同,从精神生活的角度出发,孤独的深处是人与生俱来的对生命的不安感。他引用了《中国文学中的孤独感》一书,分析了“孤独”一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古往今来。李康化以唐诗宋词中的描写孤独的佳句为例,结合历史、人文、地缘等知识背景,解读了孤独的两大来源:不敢说与不敢问。一方面,“不敢问”是对情感的含蓄表达;另一方面,“不敢问”源于对于每个人愁苦的不同解读。李康化教授引用辛弃疾、加缪、鲁迅等人的创作,结合年轻人的生活,解读了人生不同阶段对于“愁与苦”的不同理解,以及不同人对于“愁与苦”理解的不同感受。所谓眼泪是心里无法诉说的言辞,泪是孤独的表达,李康化教授以李商隐和陈子昂的诗中的两种“泪”表达了两种态度截然相反的孤独,或沉沦或慷慨,继而引出面对孤独的两个选择,要么凝视泥土,要么仰望星空。李康化教授指出,孤独不是没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孤独中有人沉沦,有人选择崛起,我们是人生的掌舵者,希望各位同学做好人生的选择。

“死亡”是选择,或及时行乐,或适时怡情

“死亡”的话题沉重但不可避免。李康化教授解读了孔子与庄子关于生死的描写,挖掘了中国古代以来对于死亡的两种主流看法,即儒家更关注现世,而道家更坦荡面对死亡。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人更偏向于“讳言死亡”,而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必然带来享乐主义的流行。李教授以宋代晏殊的诗词为例,称类高寿之背后,蕴含人生短暂之意涵,反映了古人的死亡恐惧意识。我们常以“人生如梦”来形容人生短暂,一是人生短暂如梦,二是人生虚幻如梦。“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李康化教授援引了陶渊明对于死亡豁达的态度诠释了与宋词截然不同的生死观,继而引出面对死亡的两种选择,或及时行乐,或适时怡情。李康化教授结合近日的公共事件和学生群体面临的心理问题,送语各位学生,生死不可避免,但仍要以积极的态度过好每一天,正如冯道所说,“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自由”是选择,或无拘束,或断舍离

关于“自由”,李康化教授从政治学角度给予了概念辨析,但是古典诗词中的自由不同于现代政治学意义,更强调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自由感”。最是文人不自由,李教授列举了古今中外文人的名句名篇解读了陈寅恪此句话背后的原因,不自由来自命运的不自主,是对生不逢时的无奈,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怅然。那什么是自由?李康化教授指出,自由分为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人生少年、壮年、暮年三个阶段。一是不管不顾、无拘无束;二是轰轰烈烈、奋发有为;三是断舍离,也是自由的最高境界。三种自由背后是面对人生的三种选择,从不同诗句的赏析中,李康化教授带领学生从精神上理解了诗人的不同情感,对诗词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淡然面对孤独,坦然面对死亡,泰然面对自由。李康化教授最后引用海德格尔的墓志铭勉励科大学子,生命短暂且不可避免,但只要通过劳动做出了对社会的改变,那人生就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广大青年学子学习古典诗词不是为了回到过去,而是从中了解古人对于生命关怀,从而汲取力量,关照当下的生活。


(通识教育中心)